政务公开 Openness of government affairs

建设“门户枢纽城市”打造开发开放新高地 乌兰察布大物流产业发展综述

作者:admin   |   发布日期: 2022-06-10 10:06:43

 自古以来,乌兰察布便是中原地区通往俄罗斯、欧洲必经的驿站。如今,乌兰察布区位交通优势更加突出,是连接东北、华北、西北三大经济区的交通枢纽,是连接京津冀和呼包银两个经济圈的重要节点;是自治区东进西出的“桥头堡”、北开南联的交汇点;也是中国通往蒙古国、俄罗斯和欧洲各国的重要国际通道。

  近年来,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优势,市委、市政府以超前的战略眼光,高起点制定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坚持把“大物流”作为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抢占制高点、培育新动能,按照“通道+园区+产业”的模式,大力推进立体式物流网络建设。物流需求稳步上升,物流市场逐步扩大,为把乌兰察布打造成内蒙古自治区开发开放新高地注入了新动能。

    2017年8月3日,开通运营的呼张客运专线铁路(乌兰察布—呼和浩特)通过东土村隧道特大桥。 周卫兵摄

  借助交通优势 现代物流业迅猛崛起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乌兰察布的区位优势愈加明显。境内京包、集二、集张、集通、大准五条铁路纵横交错,京藏、京新、二广高速和110、208国道以及呼满省际大通道在市内交汇,与集宁机场形成了互为支撑的多元立体交通体系,让乌兰察布成为区域内最适宜发展物流业的城市。

  2016年11月20日,从乌兰察布至阿拉木图的首列中欧班列开行,乌兰察布凭借其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成为全国唯一一个非省会城市的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城市。这意味着,乌兰察布在国内能够延伸涵盖京津冀、中原腹地和华中、华东广大地区,带动这些地区的商品在乌兰察布集结、分装、转运;在国外能辐射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波兰、德国等国家,使更多“中国制造”走出国门。

  自中欧班列开行以来,乌兰察布已运送货物5.65万吨,货物总价值2.7亿美元。同时,催生出一批大型综合物流企业和物流基地,形成公铁、空铁国际多式联运、无缝衔接的物流体系。这为乌兰察布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国际物流节点城市提供了重要载体。

  在《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乌兰察布(集宁)成为与北京、天津、杭州等一线城市并列的主要铁路枢纽节点城市,也是全国唯一一个非省会城市的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城市,标志着乌兰察布已由内陆腹地变为开放的前沿。

  这些项目为中欧班列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为全市打造国际物流节点城市提供新的引擎,为加强与中欧班列沿线地区交流合作建立新的平台,为集聚生产要素、参与国际分工创造新的机遇。

    乌兰察布市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呼包银榆经济区结合部,是自治区东进西出的“桥头堡”,北开南联的交汇点,也是连接东北、华北、西北三大经济圈的交通枢纽,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为我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注入活力。 段建宁摄

  瞄准物流市场 高标准推动物流基地建设

  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为企业降低了货运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许多投资商纷至沓来:正在推进信息平台建设的乌兰察布万益综合物流园区,已入驻中信国安、货车邦、浙江沪陶等10多家企业;北方陆港国际物流园区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已拿到“三乌”的国际道路运输资质,并与京东、康师傅、格力等大型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年内预计可实现贸易额近15亿元。

  内蒙古普尔玛有限公司副总裁杨佳平告诉记者,作为一家家居材料公司,他们所有的木材原料都是从俄罗斯进口的,每年的进口量达200万立方,也就是2万~3万个集装箱。

  每节集装箱的运费高达1800美元~2000美元,一年光原材料的运费就是一笔天文数字。中欧班列的开通,将大大降低他们的运输成本,这对于处在起步阶段的企业来说无疑是“绝渡逢舟”。

  作为唯一的非省会城市的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城市,乌兰察布打造了4个自治区级物流园区,全力推动“大物流”产业发展,目前建设的“一黑一白”两大物流集散中心已初具规模。

  “一黑”主要是依托庙梁物流园区,汇聚鄂尔多斯、锡林郭勒盟、蒙古国煤炭资源,打造西北煤炭集聚加工基地、环渤海及东南沿海地区各类动力煤配送基地、环渤海地区重要的煤炭储备基地和西北煤炭交易中心。同时,与天津、曹妃甸、秦皇岛等港口合作无水港,公铁水联运的格局已经形成。目前,园区已累计完成投资300亿元,建成内网公路126公里、铁路88公里,入园企业有华通公司、博源1800万吨数字化配煤等多家企业,园区依托现有的煤炭资源进行整合,按照生态环保要求,实现了煤炭的运输、仓储、配送、洗选、信息咨询服务、增值服务等物流业态功能。在此基础上,在大宗矿产品进口和铁合金产品物流上进行突破,以吉林铁合金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推进与天津物产集团合作,建设铁合金保税园区,构建铁合金物流体系。

  “一白”主要是依托七苏木中欧班列物流枢纽基地,打造面向俄蒙欧的重要国际物流枢纽中心。七苏木中欧班列物流枢纽基地包括铁路物流作业区、集装箱作业区、成件包装作业区、保税物流作业区、海关监管区、综合服务区等。乌兰察布中欧班列开行5条国际线路:乌兰察布—塔什干、乌兰察布—明斯克/莫斯科、伊尔库兹克—乌兰察布、乌兰察布—叶卡捷琳堡、莫斯科—乌兰察布,班列开行基本实现定时、定点、定价、定线、定车次,全程运行时间从初期的20天以上逐步缩短至10天~14天,整体运输费用较开行初期下降约10%。班列货源品包括抽油杆、小五金、小百货、汽车及配件、矿泉水、酒类、木材、化工等高附加值产品,班列对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逐渐显现。

 北方陆港快递分拣。 周卫兵摄

  夯实开放步伐 高水平升级现代物流版图

  乌兰察布最大的发展优势是区位,最大的发展潜力是开放。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是乌兰察布优势与潜力的最佳结合。

  发展现代物流业,可以扩展带动上游生产加工为一体的制造业和下游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推动乌兰察布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从而带动整体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这也是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重要举措。

  乌兰察布在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基础上,努力把物流业发展与传统支柱产业相结合,率先在大宗矿产品进口和铁合金产品物流上进行突破。

  一方面,积极引进吉林铁合金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内知名铁合金生产企业,共同建设丰镇市吉铁300万吨铁合金产品系列项目,并配套建设中铁尚钦铁合金物流园,推进与天津物产集团合作,建设铁合金保税园区,加快丰镇、化德、前旗、兴和等地配送中心建设,构建铁合金物流体系,提高铁合金物流效率。

  另一方面,发挥距离港口近、运输成本低、用电成本低的优势,以吉铁公司为龙头,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做大产业规模,形成集聚效应,积极开发特种铁合金产品,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终端化迈进,促进铁合金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努力将乌兰察布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环保铁合金产业基地和辐射全国的铁合金交易平台。

  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国际经贸交往的繁荣,为符合国内外经贸交往的实际所需,市委、市政府及时调整思路,大力推进立体式物流网络和保税物流体系建设。

  在立体式物流网络建设方面,推动乌兰察布集宁机场升级为国际机场,开展货运包机服务,加快建设机场临空产业园区和空港物流园区。积极对接天津港、曹妃甸港,深化煤炭物流、金属矿产品物流、物流大数据等方面的合作,共建天津港乌兰察布基地和曹妃甸港乌兰察布内陆港,共同打造新的经济业态,实现互惠互利。公路、铁路、航空三位一体的物流网络,使乌兰察布的物流辐射能力真正实现了“上天入海”,立体式交通物流网络已基本形成。

  在保税物流体系建设方面,积极申报集宁综合保税区,审批工作已由国务院批转到海关总署,进入由海关总署牵头会同十部委的联合审批阶段;大力建设综合保税区,完善配套多个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在重点物流园区和重要专业物流领域率先突破,推动现代物流业整体协调发展。

  今年,乌兰察布将以打造内蒙古开发开放新高地为目标,以现代物流业为纽带,依托毗邻二连浩特口岸腹地中心城市的优势,加快构建乌兰察布—乌兰巴托—乌兰乌德的“三乌”大通道,打造国内外产品集聚区。并与上海自贸联发合作,加快建设七苏木中欧班列物流枢纽基地,开行中欧班列超过100列。同时,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大力推动索尔尼诺、新西伯利亚、卡拉斯诺亚而斯克等境外物流园区建设,扩大双向贸易,为建设中俄蒙经济走廊自由贸易港奠定基础,努力将乌兰察布建设成为祖国向北开放的国际物流枢纽节点和中俄蒙经济走廊的重要国际物流基地。

  立足交通区位优势,物流业正在成为助推乌兰察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重要增长极,并愈来愈显示出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勃勃生机。未来,乌兰察布将以更加丰富多彩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她的潜力也将逐步绽放,前景无限。